close

書名:責任感病毒

作者:羅傑˙馬丁

譯者:陳琇玲

出版社: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簡介

「責任感病毒」是因為責任感過重,或逃避責任而引發的一連串的災難性的後果,災難像病毒一般的傳染、蔓延,並且會進入惡性循環,直到任務失敗(這裡的任務泛指各種需要合力完成的事情,小到朋友之間的合作,大到跨國性的合作案都算);由於大環境教育的影響,導致這種病毒會在任何的合作案中出現、破壞,為此,作者提出了四種對抗的方法,可交互使用,讓責任感病毒發作的機會降低,或者是控住住已經發病的狀況。

個人認為,這本書雖然不是新書,但是本好書,是本絕對值得買來細讀的書。

是否有過因為自己的工作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越來越重、卻覺得下屬或合作的夥伴都袖手旁觀、或者是不中用?是否有過覺得自己的上司或工作的夥伴越來越專權跋扈、目中無人,大小事一把抓卻又自以為是,當他把所有事搞砸之後還要拖你當墊背?或許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但是對於為何事情會變成這樣,卻都沒有頭緒,而作者在經過廿幾年的顧問研究,認為,這一切都是「責任感病毒」在作祟。

什麼是「責任感病毒」?其實這並非是醫學上的病毒,而是一種會傳染的心態與狀況;由於我們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的潛意識有著「只贏不輸、維持主控、保持理性、避免尷尬」這四種支配價值觀,所以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會遵循這四大價值觀,開始讓本來該合作的雙方,為了避免失敗、以及避免尷尬的情況下,在無任何溝通討論之下,自動分為「領導者」與「跟隨者」,為了不輸,能力較強的領導者開始掌權,企圖掌控一切他本來沒法掌控的,試圖讓自己成為「救世主」,而且因為剝奪對方的權利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所以就乾脆讓事情不經討論就發生,可以避免尷尬,讓雙方保持理性,避免失敗;而跟隨者一開始也因為自己的責任減輕了,而且,為了避免自己無能力扛起任務的缺點被公開討論,於是也不經討論的默許情況發生;於是開始了惡性循環。

領導者會主觀的認定跟隨者無能,所以領導者會強迫自己更進一步的掌控全局,而跟隨者在害怕被公開討論自己的無能、並且害怕失敗的情況下,雖然會隨著時間的進展而更加徬惶不安,但是因為已經長期沒有接觸本來屬於他的任務而早已無力承接相關事務,為了避免尷尬,就只能抱怨領導者獨裁、同時等著領導者被責任壓垮;結果,往往因為領導者在非正式的受命之下,承接太多事務,最後不但攬進來的事務搞砸了,連帶自己本來該做的也沒做好,最後甚至於憤世忌俗、完全拋棄所有的責任,而跟隨者則因領導者搞砸了本來屬於他們的事情,跟著一起遭殃,並且被迫承擔起領導者所拋棄的責任,可惜因為早已失去處理的能力,註定很快的就面臨失敗的局面;這種因為「責任靜態恆等」的原則下,領導者獨攬大局造成「責任過重」、或跟隨者「逃避責任」,導致最終失敗的狀況,作者泛稱為「責任感病毒」肆虐導致的結果。

作者認為,英雄主義、學校教育,以及碰上狀況習慣於「戰」或「走」的二分式直覺,是導致出「只贏不輸、維持主控、保持理性、避免尷尬」這四種支配價值觀的主因,而讓不當的合作,變成責任感病毒肆虐的溫床;面對這些問題,作者提出四個對付「責任感病毒」的方法:

1˙團體決策流程

2˙情境實驗

3˙責任途徑

4˙重新定義領導與跟隨

透過「團體決策流程」,可以避免黑箱作業,也避免決策未能讓所有的參予者真心的全力支援,而這種對事不對人的團體決策,也可以避免個人必須對決策負責,避免尷尬而造成的逃避;透過「情境實驗」,是讓已經遭受「責任感病毒」感染的雙方,能換個角度看事情,避免始終再鑽牛角尖,可以讓責任感病毒肆虐的狀況得到改善;透過「責任途徑」,讓任務分派時,避免難度過高的任務使得負責的人心生畏懼,讓責任感病毒有機可趁;「重新定義領導與跟隨」,是讓合作的雙方避免產生不恰當的互動,造成英雄主義作祟,而使得責任的平衡偏掉、導致失敗。

書中用了很多的故事去敘述責任感病毒,也用很多故事去敘述應付責任感病毒的四個方法,同時作者不斷的強調「合作」的重要性,畢竟,人非聖賢,只有透過緊密的合作,才能讓事情順利的完成;沒有人能一肩擔盡古今愁,過度的承擔責任會累死、過度的逃避責任會隨任務失敗而被迫為失敗負責,不論怎樣,最後都是失敗,對雙方都很糟糕,所以,別想什麼都做、也別想什麼都不哩,這樣才能把事做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sh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